外傷性硬膜下積液39例臨床分析
【關鍵詞】硬膜下積液 顱腦損傷 引流術
1、對象與方法
男28例,女11例;年齡3~80歲,平均53歲。致傷原因:跌傷19例,打擊傷11例,車禍傷7例,墜落傷2例。入院時GCS3~8分7例,9~12分17例,13~15分15例。均為閉合性損傷,其中合并顱骨骨折11例,不同程度腦挫裂傷23例,顱內小血腫7例,蛛網膜下腔出血25例。傷后發(fā)現(xiàn)積液時間<3d4例,3d~3周27例,>3周8例。積液部位:幕上38例(額顳部多見,額頂區(qū)及顳頂區(qū)次之),橋小腦角區(qū)1例;單側34例,雙側5例。積液量:<60m17例,60~100ml24例,>100ml8例。行腰穿23例,示壓力偏高20例,正常3例。治療方法:本組采用鉆孔引流術8例,YL-1型一次性顱內血腫粉碎穿刺針穿刺引流術25例;術后一般引流2~3d,如復查CT示積液完全清除即可拔管,引流時間不超過1周。采用非手術治療6例。
2、結果
33例手術治療病人中恢復良好32例,積液全部或基本消失;手術失敗1例,術后半個月改行鉆孔引流加負壓吸引術,1個月后再次復發(fā)而改行開顱手術,廣泛切除囊腔包膜,治愈。術后隨訪5~30個月,平均24個月,均無復發(fā)。6例非手術治療者積液減少或未增加2例,消失1例;傷后1~3個月演變?yōu)槁杂材は卵[3例,行穿刺引流術治愈。隨訪3~18個月,平均10個月,CT復查未見積液增加或復發(fā)。
3、討論
硬膜下積液與蛛網膜下積液主要通過影像學檢查鑒別。在CT上,蛛網膜下積液者腦溝明顯可見,腦回無受壓表現(xiàn);而硬膜下積液中者蛛網膜下的腦組織呈規(guī)則性變形,腦溝壓閉,腦回扁平。蛛網膜下黏連折返的血管在CT增強圖像中表現(xiàn)為高密度點,MRI上為血管流空影,可作為鑒別點。手術指征:①CT示積液量>30ml,中線結構移位;或積液量<30ml,但動態(tài)CT示積液進行性增多,提示蛛網膜裂口瓣膜作用持續(xù)存在。②CT值由低轉高,提示向慢性硬膜下血腫轉化或積液蛋白含量較高。③意識障礙加深。④出現(xiàn)顱高壓表現(xiàn)。⑤出現(xiàn)不同程度的神經壓迫癥狀及體征,包括肢體抽搐、肢體乏力及嚴重精神癥狀等。我們在操作中體會到:穿刺引流術需緩慢引流,且術后引流裝置要保持一定高度,因過多引流不利于蛛網膜破口的封閉且有引起繼發(fā)血腫的可能;穿刺針及引流管接頭必須固定牢固,以免引起氣顱;術前不要過多地使用脫水劑,以免顱壓過低,腦組織不易復位,而使積液不易引出,還可引起積液增多等。穿刺引流術對積液量約30~80ml的病人效果佳;對于積液量>80ml且囊腔形成大量纖維隔膜者,行鉆孔引流術可直視下進入硬膜下腔,通過沖洗可將纖維隔膜形成的囊腔互通,達到充分引流的效果。引流管留置時間取決于引流量與顏色,在引流液變清且放置后無明顯沉淀物,夾管1d癥狀無加重時可拔除;CT示積液基本消失后拔管更妥善。病人術后需同時應用神經營養(yǎng)、血管擴張、改善腦微循環(huán)等藥物治療,以利于腦復位和積液吸收。鉆孔引流應防止術后氣顱形成,CT示“富士山征”和小氣泡征對診斷有特殊意義;防治方法:置引流管時,宜于骨孔處皮下潛行后另做戳孔引出,更換引流袋或沖洗引流管時要防止空氣進入囊腔,換袋時需暫時夾閉引流管。